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在古代建工业

第十六章 王由桢的最终计划(1/2)

目录

二十天以后。

王由桢再次乔装打扮成和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长,为了掩人耳目不被发现,这身打扮也就王家一家人知道。

盐池村的盐丁们还真的以为王伢人搭上了西洋商人,给了西洋商人一些银子,让他帮忙掩饰水力纺纱机这件事。

至于纱锭为什么这么便宜,王由桢考虑周全的早就把消息放出去了,西洋商人可以从倭国运来大量廉价的棉花。

一斤棉花只要四分银子。

另外盐池村大兴土木这件事,肯定是瞒不住的,十里八村都知道了。

对外同样是宣称西洋商人出了银子,在盐池村置办纺纱作坊。

双方买卖的大宗纱锭,就是盐池村的纺纱作坊出的纱锭。

这样一来,盐池村的水力纺纱厂就可以摆到台面了,基本上万无一失了。

王由桢装扮成西洋商人带着几名人高马大的弟弟,还有二三十名盐丁村的青壮。

驾着临时租来的骡马车,把纱锭一批又一批的运到了孙家宅子。

孙家宅子旁边。

建有一座仓储库房,平时都是用来堆放孙家自己纺出的纱锭。

此时的仓储库房早已经清理干净,等着摆放西洋商人的廉价纱锭。

孙包户站在库房门口,看着一车又一车的纱锭放在库房里,手里的东洋舞扇摇动的如同狗尾巴。

孙包户早先心里还有各种疑问,王伢人怎么搭上的西洋商人,西洋商人又为何偏偏选择盐池村等等。

在看到一车又一车的廉价纱锭以后,什么疑问都没有了,眼里只剩下贪婪两个字。

常言道色令智昏,陡然获得这么一大笔银子,比起色更能让孙包户昏头。

王由桢从棉花那件事见识了孙包户的精明和智慧,只是过来走了个过场,便带着几名弟弟回去了。

只留下二叔带盐池村的二三十名盐丁青壮,借口就是要回去买卖倭国的棉花,继续大批量的纺出纱锭。

孙包户本来还想留下西洋商人,拿出那坛珍藏的柳泉居好酒,好好的招待一番。

听说西洋商人纺纱作坊里的棉花不够了,哪里还肯留下西洋商人,巴不得他越早离开越好。

毕竟,这可不是从昌邑县的官僚乡绅手里买棉花,而是要跨海去倭国。

这一来一回,时间可不短。

王由桢行了一个西洋礼节,立即离开了这里,坐上了潍水上的一艘平沙船。

顺着潍水向北面行去,在莱州湾转了一圈,换上另一艘平沙船又回到了潍水。

再次顺着潍水航行,只不过这次是向南航去,前往响马的寨子。

几天以后。

王伢人带着盐池村的青壮们把纱锭全部运送完毕,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正在修筑的水力纺纱厂。

与此同时,王由桢带着几名弟弟抵达了响马的山寨。

聚义厅内。

王由桢早就换回了大明人的打扮,并且表明了自己的身份,这才被响马请到了山寨里。

盐池村这段时间闹出的动静可不小,盐池村附近的出海口又关系着响马的纱锭生意。

消息灵通的响马,早就得知西洋商人借助盐池村王家的名义,在潍水河岸边置办了纺纱作坊。

符烟山的响马能够存活这么长时间,并且越来越壮大,关键就在于消息灵通。

当他们得知这名身材高大到需要他们仰视的少年,竟然是王家的长子长孙,直接由一名小掌盘子把王由桢请到了山寨。

王由桢坐在官帽椅上,喝着山寨掌盘子珍藏的松江府芥片茶,严肃的说道“这件事关系重大,还请掌盘子把山寨里的小掌盘子全部请过来。”

掌盘子不明白王由桢这是什么意思,关系着纱锭买卖,心里有些不情愿。

毕竟,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快穿之拯救女配智商 高武世界当院长 大明王朝1587 疯狂的签到系统 柯南中的天网 我在港片当警察 富贵养花人 她在极限游戏逃生 我是奈克瑟斯 啊原来是男神